聖若瑟六校教職員赴天津參訪學習深植家國情懷
2025年11月4日
為深入探索中華歷史文化脈絡,推動教育與文化深度融合,進一步凝聚教職員隊伍力量,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獲教育基金資助資助,於 10月 31 日至 11 月 4 日組織十多名教職員,赴天津開展“2025/2026學年教學人員學習及弘揚中國歷史文化”參訪活動。此次行程精心規劃多處具有重要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的地點,讓教職員在參訪中感受天津中西交融的城市風貌,厚植愛國愛澳情懷,為今後課堂教學注入更多文化活力。
參訪團首站走進“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",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開啟學習之旅。館內通過數千件珍貴文物、文獻資料與生動場景復原,生動再現了兩位偉人為國家獨立、民族解放與人民幸福鞠躬盡瘁的一生。教職員們深切感悟其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"的報國初心與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,期望將這種家國情懷融入教育工作,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。
隨後,參訪團來到天津近代建築的經典代表——“西開教堂"。作為天津市最大的羅馬式建築,西開教堂以紅黃花磚築成的主體、三座綠色穹頂與彩色玻璃鑲嵌的窗戶,展現出濃厚的西式宗教建築風情,教職員們在參觀中了解到教堂背後歷史背景的獨特意義。
在瓷房子景區,教職員們則體驗了一場「中西建築與陶瓷文化碰撞」的視覺盛宴。參訪團細細欣賞牆上用瓷片還原的《搗練圖》、《枯木怪石圖》等名畫,聆聽館藏文物背後的故事,感受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創意的完美融合,紛紛感慨這座“全球十五大奇特建築"所承載的文化創新精神。
此外,參訪團還走訪了見證近代中國抗擊外侮歷史的大沽口炮台,回顧鴉片戰爭時期中國軍民在此浴血奮戰的壯烈往事,深刻體會到“落后就要挨打"的歷史教訓與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;在國家海洋博物館內則從另一維度展現祖國的博大:從億萬年前的海洋演化到未來深海探測技術,館藏文物將自然奇觀與科技進步融為一體,體現祖國的大好江河。
行程中,參訪團還走進天津的城市地標與文化街區:在世紀鐘廣場,欣賞這座融合中西計時文化的建築,感受天津作為現代化都市的活力;漫步五大道文化旅遊區,參觀英、法、意等各式風格的近代洋樓,了解「萬國建築博覽群」背後的歷史人物故事;走進意式風情街,在復原的意大利式建築與廣場中,體驗異域風情與天津近代商埠文化的交融;在古文化街流連於仿清代民國風格的店鋪間,全方位感受天津的民俗文化魅力。
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,更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個體。透過是次活動,不僅豐富了老師們多方面的知識儲備,更體會到先輩們砥礪前行的精神,同時也啟發了老師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應用,思考將這些寶貴的經驗融入日常教學生活中,共同肩負傳承並弘揚中華文化,回報前人,造福社會。